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新機場建設的消息披露以后,引起了社會各界強烈的反響,當天下午航空股直線拉升,民航人更是期盼佳音。過去許多民航人由于各種原因沒能夠看新聞聯播,但在23號晚上許多民航人翹首以待完整地看完新聞聯播。可見,民航人多么樸實,這也說充分明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或夢想,期待民航業的騰飛,早日實現民航強國!對于北京新機場的建設,早在前幾年,北京新機場立項正式對外公布時,北京的一些媒體就對北京建第二個新機場一下子投入這么大的資金,建設這么大的規模來采訪我。當時我認為非常有必要,一是,從以往機場建設的情況來看,盡管我們對新機場建設的規模,一般會提前到3-5年,但投入使用以后就發現機場還是太小不夠用,其主要原因是航空運輸發展太快,導致機場建設會落后于民航業整體發展水平狀況。二是,北京新機場之所以投資多規模大,媒體的視角不能僅僅停留在民航身上,應該從國家層面上來看待,這是京津冀發展大戰略的需要。這次總書記考場新機場,對新機場能夠提升北京航空樞紐能力表示贊許。筆者認為,總書記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航在國家大戰略中的重要性,同時也是期待民航業能夠更快的發展,這既是對民航人既是鼓舞也是鞭策。作為民航人,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遇來圓民航強國夢。今天民航業來講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遇,一方面是恰逢國家推動企業轉型,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另一方面,互聯網與智能化給我們提供了極佳的機遇。本文從互聯網與智能化的角度來探討,作為民航業的兩個大頭航空公司與機場肩負著民航強國的重任,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華麗的轉身,實現民航強國的夢。
一、 航空公司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企業的戰略轉型
大數據與互聯網給人類社會的沖擊遠遠大于工業革命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如今有些專家與企業領袖提出:互聯網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我們感嘆世界發展太快了,又覺得似乎有點危言聳聽。但卻是事實,今天我們對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不再陌生,這些都標志著更新的智能化浪潮將襲來,它的來臨無疑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大沖擊。為此,世界各國都在抓住這一機遇在進行轉型。例如,美國白宮發布了萬眾矚目的《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計劃》報告,整個報告長達58頁,詳細闡述了人工智能(AI)的研究及現狀、規劃、影響,以及對于美國政府如何應對AI進一步發展的建議。可見,世界各國已經準備與籌劃迎接智能化浪潮的到來。
作為民航業的主力軍航空公司身負民航強國重任,應該與時俱,抓住互聯網與智能化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進行轉型,也是我們實現民航強國的機遇。
1、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對自己產品進行轉型
任何企業的轉型都是通過產品轉型來實現。航空公司的產品表現在客貨兩個方面。在客運方面,航空公司一直是旅游產業鏈的重要支柱。以前由于通訊手段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整個旅游產業鏈中航空公司僅僅承擔點對點的運輸而已。但今非昔比,在互聯網的條件下,互聯互通改變了時空的界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把彼此聯系起來。因此,航空公司應該抓住互聯網這一特征,充分利用互聯互通與智能化的技術,站在整個旅游產業鏈的高度來重新進行產品定位。①可以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改變以往單一的產品結構,將產品重新定位,把自己的產品延伸旅客的吃住行,甚至可以延伸更廣的領域,進行一條龍服務,使自己成為旅游產業鏈中的龍頭。②充分利用互聯網+APP進行銷售渠道上革新,一方面及時地推薦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把客戶成為自己的資源。③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的手段,對旅客實施真正意義上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做到服務好今天的旅客創造明天的市場。另外,在貨運方面同樣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產品轉型,即從純粹的貨運向真正的物流轉型。
2、航空公司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企業的戰略轉型
大數據與互聯網的出現使得行業的界限模糊,行業的相互滲透或改變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由于互聯網與智能化的出現徹底改變行業的隔閡,以前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今天都成為現實。比如,以前沒有人敢挑戰銀行,今天馬云做了,支付寶代替銀行的某些功能。隨著支付寶的運用,現在又出現更新更方便、更快捷的微信支付等等,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們帶來思考:新事物不斷地產生,社會在裂變,民航業應該何去何從?面對這些問題,需要航空公司高層管理者具備互聯網思維,站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層面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或資源,運用互聯網智能化來對企業進行戰略上的轉型。東航在這方面給我們作出了表率,他們首次大膽地利用飛機WIFI進行各類線上、線下產品及服務資源的整合,挖掘一張機票以外出行產業鏈的延伸價值,開發符合客戶“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醫、險”各類出行需求的集成產品。它徹底改變了傳統航空公司的形象。東航的這一轉型他們利用互聯網作為發展的新引擎,在為自己下一步發展指明前進的方向。
二、民航機場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經營戰略上的轉型
客觀的說,就目前機場運用狀況而言不盡人意,我國目前運營的200多座機場中,至少70%虧損。民用航空局發布的《關于對2016年民航小機場補貼預算方案的公示》顯示,2016年將有152個民用小機場進行補貼,總額13.277億元。對于龐大的補貼,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對這絕不是長久之計,既不利于機場的生存更不利于自身發展。因此,某種程度上機場更需要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來進行經營戰略上轉型。
1、機場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向臨港經濟轉型
對于機場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轉型確實具有無限的遐想空間,但想象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機場實現真正的轉型還是很艱難的,首先,在觀念上,許多管理者的觀念與社會發展步伐要滯后的多,大多還僅僅停留在機場為航空公司做好保障方面,做好對航空公司的保障這沒有錯,但今非昔比,機場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它需要機場管理者改變觀念,更需要大膽革新。其次,就機場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而言,它需要進行二次脫身換骨,即從機場的單一功能向航空港的轉身,再從航空港向臨港經濟的轉身。實事求是說,這一轉型說是容易,要實現還是有很大的難度,但我們可以先易后難來逐步實現。
其一,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向智慧機場方向的轉型。
對于機場的轉型,我們先從機場自身管理出發,即充分互聯網與智能化為旅客出行提供各方面的便捷,舒適。比如,現在各機場都在運用自己的公眾號在為旅客提供各種服務信息,在候機樓提供網上值機、自助值機、自助出港登機、自助行李托運等,這些方面的改善使得機場以智能化的面貌呈現在旅客面前,這既方便了旅客,也方便了我們。例如,銀川機場新的T3候機樓在多個系統功能位居全國機場前列,它具有智能化的一些特征,候機樓里面裝有新的自助行李托運系統,可以實現全自助行李托運,而且自由切換人工/自助模式。在安檢方面,在驗證系統上加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對旅客的識別率在99%以上,這是全國第一家全部配置使用雙視角X光機設備的機場,可從底部側面2個視角發射2個圖像來判斷識別違禁品,確保旅客的安全出行。還有更新的停機坪全景監控系統,實現無死角監控指揮等等。這些智能化的運用使機場的運營向智慧機場方面轉型跨出堅實的一步。
其二,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向臨港經濟的轉型。
這一轉型對機場來說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不是機場單方面努力能夠實現的,它需要地方政府把機場放在對推動地方經濟的高度來認識,需要地方政府調動各方面的資源才能實現。可喜的是,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對機場建設都有興趣,這對機場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問題的關鍵怎樣實現機場成為臨港經濟是一個非常復雜與艱難的工程,它需要機場與政府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不過,互聯網與智能化的浪潮是不可阻擋的,機場最終還是走向臨港經濟,這是機場發展唯一的道路。
2、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進行經營上革新與創新
機場經營的主要在航空收入與非航空收入這兩個方面。遺憾的是,民航機場大多數機場是虧損經營,一些機場把主要精力放在航空收入方面,而忽視非航空收入方面。豈不知,在這種虧損經營某種程度上是端著“金飯碗”在“要飯”,旅客在機場停留的“碎片時間”實際上是機場最大的資源與財富。據有關商場資料統計表明,如果顧客在商場里逗留時間超過30分鐘就有可能在商場購物。如果以這一時間為標記,那么旅客是候機樓里逗留的時間要遠遠超過這一時間段,這對機場來說,旅客逗留的時間就是機場的財富。無奈的是,一些機場要么視而不見、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睜睜讓財富流逝。而國外一些機場卻非常重視非航空收入。據有關數據統計,新加坡樟宜機場每名旅客平均貢獻117元人民幣,而內地幾大機場,上海機場最高約51元;深圳機場約29元,其它機場的慘景不言而喻了,有的機場旅客甚至不消費!對于旅客“碎片時間”我們提高到機場資源高度來認識,它是機場的“金礦”,應該充分利用機場自身的優勢,千方百計地挖掘旅客的“碎片時間”使其轉化為自己的財富。例如,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羅機場已發展成為北美其中一個最大的零售中心,擁有百貨公司、水族館、恐龍博物館等一系列游樂設施,周邊的人星期天都會開車休閑或購物。中外機場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差異,關鍵還是機場管理者缺乏對非航空收入發展思路或理念,同時也缺乏缺少這方面經營管理的人才。不過,困境與希望同在,對于機場目前狀況而言,既短板也是未來的希望。機場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與智能化來增加非航空收入,比如,跨境電商、打造性價比的特色品牌、購物中心、休閑中心等等,引導旅客消費,通過旅客的消費增加非航空收入來為自己的生存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機場肩負著民航強國的重任,我們都應該抓住國家發展的大好時機與互聯網智能化給我們提供的機遇,群策群力擼起袖子加油為早日實現民航強國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