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美國經濟有了逐步復蘇的跡象,而歐洲經濟的這種勢頭依然較弱。根據國際航協2013年12月的行業預測,北美航空公司的凈利潤預計將從2013年的58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83億美元,而歐洲航空公司的凈利潤預計將從17億美元增至32億美元。盡管絕對利潤接近翻倍,但歐洲航空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率僅高于非洲地區。同樣是成熟的航空市場,美國航企的復蘇步伐明顯快于歐洲航企。金融危機讓歐洲航空市場深受打擊,新興航空市場的崛起又讓其難以為繼,這個實力猶存的市場未來將如何發展呢?
歐洲航空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不僅有著良好的管理體制、完備的航空資源和密布的航線網絡,而且有著許多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顯示,全球共有6家航空公司榜上有名,分別是:德國漢莎集團、美國聯合大陸聯合控股有限公司、達美航空、美國航空、法航-荷航集團和英國國際航空集團。不難看出,美國和歐洲的航空公司在這份名單中平分秋色,勢均力敵。這說明,歐洲的航空公司在世界航空市場上依然占有較高的地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6家航空公司中,國際航空集團營業收入的增幅最大。
眾所周知,英航是歐洲乃至世界上頗負盛名的航空公司,是世界上運輸國際旅客最多的航空公司,其高端服務名聞遐邇。另外,漢莎航空和法航-荷航集團也都是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大型航空公司,并各具特色。而歐洲的“后起之秀”瑞安航空是歐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曾經稱其為“世界上最賺錢的航空公司”。
同時,在國際航空市場上,歐洲航空公司的影響力也非同一般。比如,當前占有全球70%航空市場份額的三大航空聯盟都具有歐洲航空公司背景。1997年成立的星空聯盟,創立者中就有漢莎航空和北歐航空;1998年,英航則與其他幾家大型航空公司牽頭成立了寰宇一家;而2000年,法航也是成立天合聯盟的中堅力量。可以說,沒有歐洲航空公司,龐大的航空聯盟可能也很難被組建起來。
實際上,歐洲航空市場曾經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成為飛往全球的主要航空運輸通衢,幾大航空公司品牌更是積累雄厚。在金融危機到來時,許多中小航空公司資金鏈紛紛斷裂。當時,英航看到了在全球布局的時機,計劃收購的航空公司多達12家;法航-荷航集團也不甘落后,獲得了意大利航空公司25%的股份。此外,其他歐洲航空公司為爭奪市場,也在不斷加大運力投放力度。
然而,隨著歐洲航空市場進一步蕭條和油價高企,幾大航空公司不僅自顧不暇,收購計劃也波折不斷,甚至成為難以下咽的苦果。另外,由于運力過剩,歐洲航空公司的部分飛機被迫停飛。這與北美航空公司的合并重組大相徑庭。歐洲航空公司的外部擴張不僅沒有提高效率,形成協同效應和降低成本,反而成了他們的心病。
當然,歐洲航空公司在面對來自海灣新興航空公司的強力競爭時,最初采取了抵制措施,但效果不僅不佳,還影響了自身的發展。最近幾年,歐洲航空公司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逐漸形成了雙贏的局面。為了加強與阿聯酋航空的聯系,英航還支持澳航將他們合作多年的“袋鼠航線”中轉點從新加坡移至迪拜。
很明顯,歐洲航空公司正面臨著為適應市場變化而進行內部結構調整和成本削減的巨大壓力,而非自恃強大盲目擴張。目前,有的航空公司已經著手進行調整。比如,法航-荷航集團就制定了2015年內部結構調整的規劃,重點在于調整航線網絡,采取多種外聯內組的形式,形成合理的成本結構。可以預計,只要調整到位,歐洲航空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